我院设计系师生赴安徽西递、宏村写生实践
- 主页 /
- 校园新闻 /
- 校园新闻
我院设计系师生赴安徽西递、宏村写生实践
在艺术设计教育中,写生实践是连接理论知识与现实场景的重要桥梁。4月21日至27日,我院设计系23级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,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和教研室老师的带领下,赴安徽西递、宏村开展了一场以“徽派建筑与自然人文”为主题的专业写生实践。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之旅,更是一次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生动实践。
一、 精心筹备:理论与实践的结合
写生实践前,杨清新副院长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:“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创作,在观察中思考,在思考中提升。”设计系主任王亮带领教研室团队,从选址到行程规划,从安全教育到任务布置,层层落实,确保活动与专业教学目标紧密结合。
出发前,教研室主任张金龙副教授及专业教师马萌、葛剑萍、丁可、杨波、吴浩彬为学生们开设了专题导学课,重点讲解了徽派建筑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,如粉墙黛瓦的色彩美学、马头墙的造型功能、天井设计的科学原理等,为学生们的实地观察与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二、实地写生:专业技能的锤炼与提升
在为期七天的写生中,我院师生以“课程思政”为引领,深入西递、宏村的街巷院落,通过画笔记录徽派建筑的细节与神韵。
1. 观察与创作
学生们分组行动,或聚焦于建筑的整体布局,或刻画砖雕、木雕、石雕的精细纹样。带队老师现场指导,从构图比例、透视关系,到色彩搭配、情感表达,逐一讲解,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。
2. 思考与讨论
老师们引导学生思考:“徽派建筑为何能与自然和谐共生?”通过讨论,学生们认识到其中蕴含的“天人合一”哲学思想,以及徽商文化中的务实精神与家国情怀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,更深化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。
3. 成果展示
写生期间,学生们完成了大量素描、水彩及速写作品,部分优秀作品已初步筛选,将于5月份在学院NIVA当代美术馆展出,为后续的课程总结与教学反思提供素材。
>>>
三、教学反思:实践育人的深远意义
此次写生实践实现了多重教学目标:
1. 技能提升: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与创作,掌握了建筑写生的核心技巧。
2. 文化传承:在描绘徽派建筑的过程中,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了文化自信。
3. 课程思政:通过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结合,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。
此次西递、宏村写生实践,我院设计系深化“产教融合、实践育人”教学理念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拓展此类活动,让南视觉学子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汲取灵感,用画笔传承文化,用设计服务社会。
预告:2025西递宏村写生展将于5月份在NIVA艺术会展中心一楼举办,敬请期待!